攒了两集《显微镜下的大明》,预备大结局之后再一起看。
正好周末有空闲扒拉出来一看,呀,12集怎么这么好看?!
帅家默被推上刑场、即将被枭首,这种压迫感和悬念感,首先要面对外场信息“稀释”:至少这一集肯定死不了。
(资料图片)
就算剧版真打算弄死帅家默,进度条还剩13和14集呢,不至于12集就领盒饭吧?
四舍五入,结果已知,铡刀不会真正落下。
但在结果已知的情况下,依旧很有悬念感,悬念感在于“具体怎么拖延时间怎么营救帅家默”。
所谓“劫法场”是假,但剧作好看近乎封神是真。
从开场的挑拨是非引起闹剧,到任主簿之子前来、民众吊唁,再到丰宝玉自请同死,程仁清搬来救兵,起起伏伏有笑点有泪点。
有悲悯有讽刺,更有情有义,有私交甚笃的生死友谊、有家国天下的凛然正义。
一,将错就错,民变的虚与实。
来,我们先说两方民众闹事这一段。
这边丰宝玉安排陈小枝,激起诸县民众群情汹涌“就是他打死他”。
那边丰碧玉挑起仁华县众人情绪:你们做错了事情凭什么不让说?
双方互相扔菜叶子,搅成一团。
更好笑的是,丰宝玉在丰碧玉眼神示意之下,一枚鸡蛋妥妥砸在方知县头上。
丰碧玉趁机激化矛盾:哎呀外县人打我们的父母官啦!
拉拉扯扯推推搡搡骂骂咧咧,一团乱。
这一片乱象里,呆子本呆,一动不动。
从正义情绪角度说,百姓们悲愤莫名,虽然总是搞错对象、但情绪都是真的。
从合理性角度来说,双方利益纷争积怨已久,在有心人挑动下爆发很正常;更何况,丰碧玉此前就有煽动一干人等施加舆论压力的经验。
从画风呈现角度说,对于紧张悲愤的节奏,也是张弛有度的变化调节。
这一节尚且没有澄清是否对错根源的机会,丰宝玉等人要拖延时间救帅家默,就只能“将错就错”。
民意似水、大潮汹涌。
范渊、马文才、宋仁一党,挑拨民意、酿成民变,为非作歹压榨百姓、还将他们当刀子使。
盘剥干净最后一丝血肉、连心魂连怨气都不放过。
如果说11集中民怨沸腾但搞错对象的内容是一出错位的悲剧,那么12集中丰宝玉丰碧玉姐弟等人用民意来闹事拖延时间,则有一层借力打力的轻松诙谐。
对于《显微镜下的大明》这一段的正剧悲壮内核而言,在重要关卡上插播轻喜剧内容,其实很危险。
一个操作不当,就容易导致笑点不好笑、泪点不好哭、画风割裂破碎成四不像。
但《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》里这一段显然很成功。
被砸了臭鸡蛋的方知县,是后半程醒来的一点良心担当,也是笑点担当。
这回是丰宝玉砸方青天,一个愿砸一个愿挨。
这位说书老头,最初被丰碧玉花钱买通,在说书时听见银钱响动才继续往下夸,如今在人海里铿锵有力沧桑道来,大概字字句句真心了吧?
镜头拉高拉远,俯视着一群纷纷扰扰的小民。
人人都未必全盘知晓真相,但人人又都是真正休戚相关的苦主。
人人汹涌求一口饭吃一条生路。
火光烟尘几丝,苍烟缭绕几缕,世事纷乱如麻、搏命的激切和苍凉油然而生。
过程皮相里,是纷扰甚至不乏几丝谐谑讽刺的(伪)“轻喜剧”,但这一段最后的落点,苍凉又沉郁顿挫。
二,真闹剧和真缅怀。
这一段中重要的借力,是任意之子一身缟素前来闹事。
口口声声骂着帅家默,实际上为他争取时间。
他骂帅家默的话是假的,但万成百姓要祭奠要告别任主簿的心是真的。
已故的任意,仍旧苟活的宋仁,名字也是一组有意思的谐音梗。
任意是“仁义”,宋仁对比之下是送走仁义。
任意虽则多年里无力为帅敦诚平反,但这几十年他是一个真真正正的“一方父母官”。
死前仍在惦念,如何筹钱为百姓们修工事。
开场时一双靴子破了又破,补了又补。
再回看,彼时一同前来的三县话事人,揽溪毛攀凤有苦衷要当狗、此后便死心塌地为虎作伥,大言不惭;
同阳邓知县身不由己的属性更重,知书达理、能写会算,一度也曾私下敬重帅家默,但他一介流官、所能做的委实有限。
万成任主簿,看似也是同流合污之徒,一上线就晕倒搅黄事情;
他晕倒是挑准时机刻意晕,但应该也是常年忧思积年辛劳、沉疴已久。
他和方知县,倒也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应对。
任主簿默默藏起《丝绢全书》不假,他无法像呆子帅家默那样不管不问豁出去,但他这些年也尽他所能、夙夜劬劳,直至用尽最后一口气。
甚至,他还将死后的尸身和身后名都贡献了出来。
(当然这应该是他生前交代的,或者是程仁清说服了他儿子)
为帅家默、为万成百姓、为金安万民、为所有“已经到极限,不堪重负”的父老乡亲们,熬尽最后一把老骨头。
你看,三位第一次一起上线的时候,他是唯一一个连知县名分都没有的。
小小一个主簿,还不够范渊们塞牙缝的。
但鞠躬尽瘁,死而未已。
三,纨绔和呆少年。
最后最后的大招,在救兵来之前,是丰宝玉上场喊话:我就是丰宝玉啊!
人丁丝绢这事是我们俩一起搅合的,凭什么杀他不杀我啊?
你看,丰宝玉并没有任何倚仗。
如果能救,那就救。
如果不能救,那就陪他一起死。
论智谋论诡计论人脉论势力论心眼,帅家默和丰宝玉,对峙范渊、马文才这一干老妖怪,横竖都是死。
死一万次还会再被害一万零一次。
我喜欢剧作的处理,谋略部分基本由程仁清完成。
帅家默,从头到尾依旧是一个算呆子。
丰宝玉,从头到尾依旧是一个“假纨绔”。
没有天降超能力,笨的还是笨、呆的还是呆。
纯属“任人宰割”类型。
但是,生死以之的一腔友情,死生不负的一颗真心。
都很珍贵。
魑魅魍魉手段太多路子太广,心思太污浊、想法太罪恶。
简简单单两个少年。
所谓“纨绔”所谓“呆”所谓“有病”,生而死死而生依旧不肯改的一腔“傻气”,至真至纯。
剧作这一段还安排了丰宝玉的CP陈小枝,在法场上唱起当初种地时她所唱的歌。
小姑娘唱歌拖延行刑居然没人阻拦?
以及最后程仁清飞马而来打落刽子手的刀,他这手剧作此前就铺垫过,但如此关键时刻光环加身、以接近武侠的高光模式出现,依旧显得有点过于戏剧性。
太直给,甚至有点多。
尽管这一整段法场闹事都有几丝荒唐大乱、“闹剧不用格外较真”的前提,但依旧让人觉得,手法有点膈应。
当然,瑕不掩瑜。
当初丰宝玉养病、陈大山陈小枝父女干活,陈小枝唱这当地小调,是艰难困苦依旧磨不掉劳动人民的美丽、磨不掉对生活的一点质朴热爱。
如今刑场上生死间,以这一曲相送。
是少男少女的朦胧情感、猛然被命运兜头腰斩;
也是丰宝玉渴望却没真正彻底得到的“民众爱戴”,以惜别形式唱出。
(安排成背景音乐行不行啊?)
我一边嫌弃这具体呈现方式,一边依旧被打动。
小枝唱这首歌之后,甚至,连狗官马文才都有一丝动容。
丰碧玉泣不成声。
方知县老泪纵横,仰天长叹,鸡蛋清和眼泪糊为一色。
紧接着镜头中出现的是帅家默,临刑前烟火里,他又回忆起了幼年往事。
这段从法场转到一家三口最后温馨时刻回忆的画面,背景音乐真是如怨如慕,丝丝缕缕都动听,入心。
悠扬又哀怨,温情又伤感。
帅家默家在水边的小屋子,类似场景此前剧作中曾数次出现。
同样的徽派建筑,在范渊等人企图巴结、结党营私时,白墙黑瓦背景板好看、却只能见证罪恶图谋。
在程仁清内心翻腾、犹豫煎熬时,白墙黑瓦和水面倒影,是孤苦凄凉煎熬心境的外化。
如今在帅家默父子的往日温情时刻中,这美丽小楼和幽幽碧水,才是人和景美的家园风光。
整个画面都满溢着柔和的微光。
不会说话的门窗都好像斜飞的笑脸。
傍水而居、自立而生。
那种宁静而不张扬的美,叫人神往也让人心碎。
第一集时我有点嫌弃:为啥要把男主变成呆子人设?为啥要设定一个看起来套路又没用的父亲冤案?
快大结局才看明白这“呆”一点也不多余,这二十年冤案悬案也并不无用。
从叙事角度说,因为要给孩子治病、父亲当初不得已才会被卷入其中。
从情绪价值角度说,父子两代“呆气”、两代赤诚理念,两代被困宵小之手、被锁无边大网中。
二十年父子往事、老父冤案,一百年人丁丝绢税冤枉钱,抽丝剥茧汹涌而来。
起点是一个呆子一件傻事,落点是山河万里父老乡亲,老泪纵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