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经纬5月11日电 (薛宇飞)在公募基金市场,1只产品有1位或2位基金经理管理较为常见,但也有少数产品由3位甚至4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。多人共管的目的,是出于产品相对复杂,每位基金经理负责一个擅长的投资领域,实现产品收益最大化。
目前,市场上共有11只产品由4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,另有1只待售产品也拟由4位基金经理共管。不过,对比过往业绩数据发现,共管基金的业绩表现并不突出。
又有新产品同时聘任4位基金经理
(资料图片)
近日,工银领航三年持有在中国证监会获得注册,计划于今年5月29日至6月9日发售,募集规模上限为80亿元人民币。这只混合型基金投资组合比例为: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%—95%,其中,港股通投资标的股票的比例占基金股票资产的比例为0%-50%。
除了可以投资A股和港股通标的股票,工银领航三年持有的投资范围还包括股指期货、债券、国债期货、资产支持证券等,投资品种可谓丰富。或许是投资范围较广,工银瑞信基金委派了盛震山、杜洋、谭冬寒、胡志利4位基金经理管理该只产品。
对于该只基金,工银瑞信基金5月9日表示,4位拟任基金经理投资风格及能力圈优势互补,有效覆盖不同市场风格及重要赛道;拓展研究覆盖的广度及深度;合力而为有望整体提升产品包容性,更好兼容不同市场风格。
目前,上述4位基金经理以管理混合型、股票型基金见长,分别独自或与他人共同管理了4-9只产品。从这些基金经理在管产品的投资标的看,涵盖了A股、港股,涉及新能源、医药、白酒、地产、银行等多个板块。从工银领航三年持有披露的资料中,还看不出4位基金经理未来会投资哪些板块的股票。
在上述产品之前,据Wind数据统计,市场上至少已经有11只公募产品由4位基金经理共管。与工银领航三年持有类似,大成蓝筹稳健、天弘精选混合也是偏股混合型基金,它们近两年的股票仓位分别在80%以上、70%左右。
2021年,大成蓝筹稳健更换了基金经理,陆续聘任齐炜中、张家旺、朱倩、王帅4人为基金经理。不过,他们并未赶上好时机,在公募基金市场相对低迷的2022年,大成蓝筹稳健的净值增长率为-17.59%。2023年公募基金收益好转,截至5月9日,该基金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为7.04%。
天弘精选混合目前的4位基金经理是在2018年-2020年陆续聘任的,该产品2020年的收益延续了2019年的高收益率,A类份额的净值增长率为40.47%。但到了2021年,该基金A类份额的净值增长率降至5.50%,2022年为-12.90%。截至5月9日,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为2.17%。
多只债基业绩表现不佳
其他9只基金经理人数超过4人的产品,为偏债混合型基金、债券型基金、REITS基金等。
成立于2021年10月的汇添富稳健睿享一年持有,自成立之初,一直由赵鹏程、宋鹏、丁巍3人共同管理。2023年4月8日,该基金又增聘詹杰为基金经理,数量达到4人。这是一只偏债混合型基金,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投资债券市场的金额占82.83%,股票市场占13.55%。按照债券品种统计,投资金融债券、企业债券、中期票据、国债的占比分别为48.59%、32.20%、15.27%、5.94%。
一只债基,为何要配置4位基金经理?从团队成员目前的在管产品看,赵鹏程以偏股混合型基金见长,宋鹏、丁巍以管理债券型基金为主,这3人的股、债投资方向已经相对平衡。新加入的詹杰则是在股、债方面均有涉猎,但从此前管理的2只产品收益看,业绩并不突出。
从汇添富稳健睿享一年持有过去的业绩表现看,在赵鹏程、宋鹏、丁巍3人的管理下,这只基金收益表现不佳。以规模最大的D份额为例,该份额2022年、2023年一季度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-2.71%、-0.28%,均跑输了当时的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,而截至5月9日,该基金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为-0.26%。
成立于2022年11月的信澳鑫享债券,在今年3月15日增聘信达澳亚基金副总经理李淑彦为基金经理,基金经理人数也增加到4人,只是,李淑彦在管的另外3只产品均为偏股混合型基金,如今却参与到这只债基的管理。截至5月9日,该基金A类份额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为-0.01%。
在已经有2名基金经理的情况下,中融景瑞一年持有在今年2月增聘了潘巍、高爽参与管理。该基金A类份额继2022年出现-3.52%的收益后,2023年以来的收益率依然为负,截至5月9日,A类份额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为-0.78%。
多人共管仍是少数
同时聘任多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一只基金,会有何利弊?
在汇添富稳健睿享一年持有增聘詹杰为基金经理时,汇添富基金就对外表示,新增聘的基金经理詹杰具有12年从业经历,投资风格均衡稳健,与该基金特征适配。在多基金经理管理模式下,公司会根据每个产品的特点指定该产品的总负责人,负责根据产品的定位、目标预期收益及市场情况,确定相应的仓位和风格,其他基金经理则在总体方案的框架下,针对各类属资产进行具体操作。这样既保证了风格的统一和延续,又有利于发挥团队协作优势。
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基金分析师池云飞对“V观财报”(微信号ID:VG-View)表示,目前的公募市场上,由多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一只基金的情况仍是少数,根据万得2023年一季度末的数据,仅有2.5%基金存在该情况。在一些特定情况下,实行多基金经理共同管理,理论上有助于优化产品的管理,尤其是对多资产类型、多投资策略等运作复杂的基金产品,会有一定的帮助,这种管理方式在海外实际上也较为普遍。不过,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,例如,如何有效统一决策、避免风格冲突等。
不止公募基金,私募机构也有采取多位基金经理共管产品的模式。“重阳S4”是重阳投资多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同一只基金模式的简称,重阳投资总结,成功的共管模式需要至少具备以下四个基本要素:一流的人才(swordsman)、有效的协作(synergy)、完善的系统(system)、优秀的业绩(superiority)。
有投资者会担忧,在多人共管中,有的基金经理可能只是“挂名”参与,并不实际参与投资。对此,池云飞说:“我们提倡从多维的角度去看一只基金。分析产品是否存在‘挂名’,可以是一个评价维度,但也非常难核实,此外,‘挂名’产品也并不意味着产品未来业绩就一定会差。实际上,还可以从更加容易核实或量化的维度去分析一只产品,看这个产品是否适合自己,例如,所有在管基金经理的背景、历史业绩及风格,产品的运作策略,基金经理间的分工和配合等。”
(更多报道线索,请联系本文作者薛宇飞:xueyufei@chinanews.com.cn)(中新经纬APP)
(文中观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)
中新经纬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责任编辑:魏薇 罗琨
【编辑:董文博】